6月26日,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研学课堂再度开课,陶琉互动厅里,3D打印+陶艺体验两场活动同时开启,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周末。
此次陶艺研学课堂重点教授大家掌握拉坯成型、泥条盘筑成型和捏塑成型的基本方法,每个孩子可制作两到三件泥条盘筑的作品,然后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独特的作品。
“大家先拿起手中的工具,切下一小块陶泥。”陶艺体验区韩旭老师开始授课——切割、揉捏、擀条,每一个步骤,韩老师都耐心示范,并为孩子们纠正辅导。领到泥块的小朋友都迫不及待地上手操作,一块块陶土在孩子的小手中盘筑成型。他们积极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各具特色的作品,成就感十足。
对家长而言,能在忙碌之余与孩子们一起体验一番艺术生活,不仅自己可以得到放松,而且能与自己孩子增进感情,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在孩子们捏造、盘筑陶泥的同时,韩旭老师一对一教授孩子们感受陶瓷拉坯工艺。让孩子用手触摸体验陶瓷的塑造过程,感受柔软的陶泥在手下逐渐变化、成型的触感。
在陶艺课堂几步之遥的3D打印馆里,孩子们也尽情地徜徉在高科技的海洋里。体验着3D打印的过程,探索着新知识的魅力。孩子们在使用的模板上加上自己的构思设计,开阔了视野,极大激发了学习兴趣。
伴随着各项公益活动的开展,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开门迎客,让参与活动的市民耳目一新,收获满满。
本周的两场活动,既有传统文化的熏陶体验,又有现代知识的浸润和传授,让孩子从朴实的泥土中发现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培养孩子们对高科技创作的浓厚兴趣。接下来,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将开展更多的研学课程,突出打造本馆的特色展览品牌、知名研学品牌、文化讲坛品牌,让每一个年龄段的公众都能享受到博物馆送出的福利。要让文物活起来,融入社会时代发展,更好展示展览文物,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功能,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