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向淄博市陶瓷博物馆捐赠明文龙鲤瓶等12件作品。
张明文,1941出生,淄博刻瓷艺术创始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会委员、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委员会委员、1993年被国务院授予“为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员”证章、山东省第六、七、八届人大代表、现任中国陶协陶瓷艺术鉴赏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山东陶协刻瓷专业委员会主任、历届全国刻瓷艺术创新设计评比评委。
他每日沉浸在钻石与瓷器的撞击声里,不移不弃,从一而终。作品质朴简约而不浮艳,诗书画印,哲理人文,意味隽永,多被国际、国内名士收馆、入典、珍藏;
专研刻瓷艺术50余年来,获国际、国内百余次奖项,入选国礼作品500余件;多次在德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瑞士举办展览;
刻瓷艺术是集书法、绘画、篆刻、诗词于一炉,以刀代笔的艺术门类,是既不能机制,又不能模制,更不能印制的纯手工艺术。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他迷恋于刀具的改进,发明了敷彩法、微刻法、刻画结合法。刻瓷作品自成一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见落款便知作者 。
三十年来, 他的理论文章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使原本满足于衣食住行的行业升华为多种文化元素兼容的民族文化,影响了我市乃至全国一大批年轻一代艺术家。
在烧成的瓷器上面,雕刻出惟妙惟肖的山水、人物、花鸟、书法……这是中国一门非常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刻瓷。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一独特的艺术几乎失传,是当代的陶瓷艺术大师们经过不懈的努力,终始它重获新生。
在刻瓷艺术届,有一个人的作品被公认为扛鼎之作,获得极高的赞誉,他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刻瓷第一人”,他就是刻瓷大师张明文。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刻瓷作品《蓝釉金梅花》是淄博第一件刻瓷。
1973年冬天,张明文大师在工余时间刻了一件“蓝釉金梅花”瓷瓶自娱玩赏,这是一件绿色的小刻瓷瓶,上面刻着一株金黄色的梅花,背面配有毛主席的《咏梅》词,同样是金黄色的,整个作品显得精致、巧妙,别具情趣。大师说,这是他刻瓷的处女作,也是淄博的第一件刻瓷作品。后来被前来参观的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翟荫塘先生慧眼选作出国礼品,定制300件。当时他也未曾料到,这件不起眼的刻瓷“蓝釉金梅花”小瓶,竞会成为淄博刻瓷艺术史上的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