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久念贸易有限公司(琉璃坊)向淄博市陶瓷博物馆捐赠作品《天路》,另有4件作品被征集。
上海久念贸易有限公司(琉璃坊)位于上海市城隍庙豫园老街36号,其生产地点在上海市浦东开发区。2003年成立,是一家从事琉璃研发、生产兼零售的专业企业,现拥有一支专业技术开发队伍,生产车间两千余平方米,由专业研发师张建涛带领,采用古法琉璃,脱蜡铸造,研发的产品曾作为高级国际礼品赠与权威领导人士,并被国内外收藏界收藏。
中国琉璃是美与灵魂的工艺,更是一种哲学和宗教。琉璃相传是公元前498年,范蠡督造王者之剑时发现的。范蠡以为这种物质是天地阴阳造化所能达成的极致,于是将其随剑一起敬献给越王。越王感念铸剑之功,原物赐还,还将这神奇的物质命名为“蠡”。之后范蠡遍访能工巧匠,将“蠡”打造成一件精美的首饰,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西施。相传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琉璃。同年战事起,越大败。西施被迫前往吴国和亲,离别时将“蠡”送还。传说中,西施的眼泪还滴在这“蠡”上,天地日月为之所动,至今还可以看见西施的眼泪在其中流动,后人称之为“流蠡”,今天的“琉璃”就是这个名字的谐音并由此演变而来的。
琉璃是指用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铅)为原料,采用古代青铜脱蜡铸造法高温脱蜡而成的水晶作品。其色彩流云璃彩、美轮美奂;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这个过程需经过数十道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中国琉璃是中国古代文明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精致、细腻、含蓄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合。琉璃,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装饰构件,通常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
古法琉璃,亦称脱蜡琉璃。采用古代青铜脱蜡铸造技术纯手工加工制造,经过数十道手工工艺制造流程的精修细磨,在1200°C高温熔炉中将各色水晶琉璃母石溶入石膏模具中,一模一品,其色彩七彩绚丽、柔和滋润。琉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结晶,它的使用已有2511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琉璃、金银、玉翠、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只在传说与神圣小说里有记载《西游记》中的沙僧就是因为打破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天庭的。
琉璃的特点:
1、制作工序复杂:从构思、设计、雕塑、烧制、细修、打磨至作品完成,需经过三十八道精致繁琐的手工工序才能完成。
2、手工制做:工人必须掌握精湛技术方能操作,每道工艺均有各自不定的变化因素,且在工艺过程中需经反复实验,作品色彩无一雷同,制作难度极高。
3、一模一品:一只模具只能烧制一件作品,无法二次使用,大型复杂作品甚至需要多次开模、烧制才能完成。低成功率,使作品更为可贵可珍。
4、高温烧制:将精选原料以1400°C以上高温熔制成各种彩色水晶玻璃,并经过多次精选清洗后,按作品用料比例置于模具中,并设定严格的升、降温曲线,炉温必须控制在1200°C左右。烧制过程长发15天以上,使水晶原料,精确到每个细微处,方可确保作品精细奇巧、立体、真实、流线飘逸、清晰。
5、琉璃作品的颜色都是由各种金属氧化物高温烧结而成的,不会有褪色、氧化等老化的现象出现。
6、琉璃的气泡:琉璃作品应具有艺术生命力,存在于作品的气泡,更具想象空间,更具灵气。气泡是琉璃的呼吸,这是琉璃艺术领域的共识。
琉璃鉴赏:琉璃是中国古代对玻璃的称呼,是狭隘玻璃说法,现琉璃一般是指加入各种氧化物烧制而成的有色玻璃作品,现今无论是光学玻璃、平板玻璃、水晶玻璃、或是硼砂玻璃等材质所创作之作品,皆通称为玻璃艺术品,由此可见琉璃只是玻璃的一个种类,其范畴远较玻璃要小。琉璃的材质是人造水晶玻璃器。其特质是对光的折射率高技术所以能呈现出晶莹剔透的效果,在光线的配合下,更能将其艺术特质充分表达。作为琉璃不但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件收藏品,而通过铸造工艺制作的作品表现力强,层次丰富,精致细腻,尤其是色彩的流动变化莫莫测或热情或含蓄件件不同。1、欣赏光影效果,特别是不同角度厚薄及色彩的光的折射,能呈现出立体的视觉效果。2、欣赏色彩的自然流动,感受琉璃呼吸中透出的纯净之美。3、琉璃的透光亮度,不宜太纯太亮,需有一定层次与光洁度的差异较否则会丧失其具有动感的生命力之美。4、感受整体造型及色泽、美感与创作意念的完美结合所带来的意境之美。5、从工艺角度欣赏琉璃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与结构特征。6、从作品中欣赏设计者所想要表达的创意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