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陶瓷文化的殿堂,中国陶瓷馆自建馆以来,吸引了来自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国内景德镇、淄博、龙泉、佛山、醴陵、唐山、台湾等地区众多企业、个人的关注和捐赠。迄今为止,接受捐赠的陶瓷艺术精品已达1400余件(套)。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黄国荣先生就是其中关注中国陶瓷馆建设发展、热心捐赠作品的众多支持者之一。在2017年,黄国荣大师再次向淄博市陶瓷博物馆捐赠《农家乐》等10件(套)陶艺作品,其个人捐赠品已达19件(套)。
黄国荣大师多次向淄博市陶瓷博物馆捐赠作品。2003年建馆初期,捐赠了包括《关注奥运》、《八十七神仙》、《生命》在内的5件(套)陶艺精品。2005年捐赠了耗时3年精心创作的5把紫砂壶微雕《清明上河图》。《关注奥运》、《清明上河图》已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参观热点。
2001年7月13日,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黄国荣十分激动,一连几天加班,创作出陶艺作品《关注奥运》。一张陈旧的小木几上放着3只茶杯和一份载有申奥成功消息的《人民日报》。从这件陶艺作品上,人们仿佛看见中国某个偏远的乡村里,一位老农同样在关注着申奥……作品质朴、亲切,充满着乡土气息。明明是陶制的木几,可看上去完全是木头的质感,而那张陶制的《人民日报》也像极了真的报纸。作品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后,引起陶艺界的关注,并被淄博市陶瓷博物馆收藏。
黄国荣耗时三年将北宋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微雕在五把6至10厘米的紫砂壶上,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微型浮雕的大型作品。《清明上河图》布局严谨,画艺高超,临摹起来难度极大,制成紫砂微型浮雕难度可想而知。
这是由中国陶艺大师黄国荣先生所作的紫砂浮雕《八十七神仙》。《八十七神仙卷》原画描绘了列队行进的八十七位神仙,展现的是道教中东华、西灵帝君率众仙朝见元始天尊的情景。紫砂浮雕作品长3.7米、高40厘米,坯体很薄,仅有1.4厘米。作品的泥料选用了江苏宜兴的紫砂泥,整体制作采用了浮雕拼合式,共有38块拼合而成,他用了一年的时间才将其制作完成。这件作品也承载了黄国荣先生的美好愿望,要让国宝《八十七神仙卷》有这样一种更为耐久的紫砂浮雕的艺术表现形式,让更多的人可以欣赏到,让它在世间永远流传。
黄国荣大师一次次将自己的艺术精品捐赠给淄博市陶瓷博物馆,体现了大师对淄博市陶瓷博物馆的友好情谊和真诚信任以及对社会、对艺术高度负责、无私奉献的大美之心。
黄国荣,福建省漳州市人,无党派人士,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技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58年出生,1984年于江苏陶瓷研究所雕塑装饰陶瓷结业,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研究生毕业。1994年被编入《中国当代陶瓷美术家》辞典。曾赴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数十个国家参加陶艺学术交流和作品展。陶艺作品在全省、全国、国际性大赛中曾各荣获一等奖,出版《黄国荣·国画陶艺作品集》、《黄国荣艺术作品集》。